“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强调“专精特新”就是要鼓励创新。这是中央从战略高度提出的重要决策,是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强化科学技术创新,补齐短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专项行动。
截至目前,襄阳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到191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二。近期,2022年湖北省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布,襄阳市84家企业上榜。
近期获得认定的84家企业上年度平均营业收入1.89亿元,平均总营收、总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2.12%、88.85%;研发费用平均占比5.98%,专利总数2007件,其中发明专利总数达437件,各项指标均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市占率在行业处于前列,超半数在省内进入前三。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创新也成为更加强大的推动襄阳发展的新动能。
从打造襄阳版“国之重器”、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到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转移转化,襄阳在科学技术创新领域的重头戏接连登场,“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卡脖子”问题的逐个攻破,更是让“襄阳技术”不断占领自主创新的新高地。
近年来,襄阳市委、市政府把“专精特新”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作为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组织引导、政策支持、优化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发展的通知》等多项政策文件。
“正是一揽子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了政府的‘引路人’‘推车手’‘服务员’角色,营造出更好的营商环境,真真切切提升了‘专精特新’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创造出襄阳‘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加速度。”襄阳市经信委负责人说。
随着“双碳”理念在各个行业不断深入落实,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渐成为科技行业关注的焦点。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未来汽车交通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心脏,对封装、热管理等方面要求相对其他部件显得更为突出,其核心技术和产品受到国外企业垄断。
回天新材抓住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机遇,深耕动力电池行业胶粘剂的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提升动力电池用导热封装材料的技术水平,打破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守护国家胶粘供应链安全。
据了解,作为国内工程胶粘剂行业规模较大的内资企业,回天新材始终把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放在首位。年报显示,2021年,回天新材继续加强研发投入和新产品开发,研发费用投入1.37亿元,同比增长35.09%,近三年平均研发费用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72%,目前研发项目达成率约80%。
6月13日,从万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洲电气)传来好消息,该公司的节能系统项目组被授予“湖北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万洲电气在长期的研发过程中,率先在国内提出“系统节能”的理念,历时多年成功研发了“WOES智能优化节能系统”,该系统集成利用诸多节能新技术与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当代先进技术相融合,从“设备节能”“工艺管控优化节能”“管理策略优化节能”三大方面,对用户用能系统进行全方位节能改造,直接使用户用能系统实现综合节能3%—30%,总体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重大装备领域一直被两大“顽疾”所困扰,用业内的话来说,一个叫“心脏病”,指的是高端轴承、液压件、发动机等核心部件主要依赖进口;一个叫“神经病”,即数控系统、工控系统等关键技术未能攻克,高端市场基本被外商所把持。直到今天,这两大顽疾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然而庆幸的是,由湖北新火炬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文理学院、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联合研发的“高刚度长寿命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国内第三代高档轿车轮毂轴承生产的空白,使用寿命达到了30万公里,高于国家提出的25万公里,并通过了东风日产、大众、现代、吉利等主机厂验证,4年多来,企业共生产超过1800万套产品,实现了国产替代。
作为国内软起动技术发源地和龙头企业,湖北大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软起动产业发展进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研发的高压降补固态软起动装置和高压变频软起动装置分别填补了国际和国内该领域空白,牵头起草了《高压电动机软起动装置应用技术导则》等7项软起动行业的国家标准,填补了中国40000kW以上同步电机同步变频软起动的技术空白,为中国超大功率同步电机软起动领域设立了新的里程碑。
在“核心行业”攻关“核心技术”,这只是襄阳科学技术创新发力、加快构筑自主创新高地的小小缩影。襄阳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不断涌现出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一些长期坚持自主研发的企业呈现出产销两旺的昂然态势,不仅销售额大幅增长,而且生产的一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近日,在新华光的红外产品生产车间,全球首款折射率超过3.10以上的红外硫系光学玻璃正在生产线上批量生产。
据悉,这款产品是依托新华光作为主研单位编制的国际标准进行研发,作为红外成像系统的核心部分,已广泛应用于红外热成像领域,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并先后主导制定3项国际标准,打破国外专家对中国研发人员的偏见。
湖北博亚精工有限公司高端冶金装备等产品,成为国内唯一该类型替代德国、意大利等国家装备的产品,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局面,在钢铁、有色冶金行业,研发成功液压螺母、圆盘刀等新产品今年将投入市场,年需求量超过20亿元,打破日本、德国等国家长期以来的垄断,实现了产品国产化,成为该领域高端装备制造商。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并取得波音公司、空客公司座椅供应商资质的厂家,同时也是国产MA700、ARJ21、C919等国产飞机唯一旅客座椅供应商,湖北航宇嘉泰飞机设备有限公司通过长期不断的研发投入、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和积累,让“小座椅”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
今年嘉泰推出了全新系列两款航空座椅,这两款座椅在重量和安全性都有全新突破,重量上减重8%左右,一架飞机每年能为航空公司节约航油20万元。在安全性上,这款产品是全球首发通过颈部损伤防护航空座椅,为公司在下一步进行市场扩展中提供核心竞争力。
在此前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襄阳22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这背后源于本市持续坚持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据悉,襄阳将继续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鼓励、引导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申报,并在技术创新、政策咨询、融资贷款、法律援助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同时,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营造创新土壤,引领带动全市中小企业高水平发展,推动解决“卡脖子”“掉链子”等问题,提高企业和产品科技含量。